“一课一得”的点、线、面、体——备课杂谈之七十九
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,请点击阅读
(图片选择网络)
“一课一得”的点、线、面、体
——备课杂谈之七十九
袁建国
(注:本文发表于《中小学教材教学》)
“一课一得”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到现在,其理念仍然非常先进。但实施新课改以后,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研究明显滞后,阻碍了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发展。
如何给这一理念赋以新的生命呢?作为教师,应该明确一节课的点、线、面、体。
教材由一个个知识点组成,每个知识点都可以向前、向后延伸,以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未来发展,便形成了知识线。每条知识线向左右拓宽,与其他知识线连成一片,便形成知识面。在知识面的基础上,进行练习、应用,便形成知识体。
由点到面、到线、再到体,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,里面既有探究体验,也有方法提炼;既有能力提升,也有情感升华。教师的智慧就在于确定其一,作为本节课的重点,并且自始至终围绕这一重点展开教学活动,这便是一课之“得”。
那么,如何让学生“得”呢?
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主张让学生体验和感悟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什么呢?教师要做到“三点”,即点火、点拨、点睛。
所谓点火,即激趣、激情,应贯穿于由“点”到“体”的全过程。课堂上,教师要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、探索欲望,不断地激励、调动学生树立学习新知、提高能力的信心。
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6课鲁迅的《社戏》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时,我采用了这样的切入点:假如你要和他们交朋友,你最喜欢 。(A、鲁迅B、双喜C、阿发D、其他少年),理由是 。这一切入点有很强的独创性,一经出示,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,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储存,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,带动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创新理解,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。
所谓点拨,是基于暴露问题后的“对症下药”, 一般只出现在点、线、面、体的过渡处。学情不同,学生的认知原点不同,点拨的内容也不一样。
孔子云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道出了点拨的时机。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,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,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,力争一步到位,让学生有恍然大悟、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课《木兰诗》时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翻译: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当学生把这一句理解为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时,老师马上点评:按一般翻译文言文的方法,你理解得很不错了。可是这一句就有点出入。你想知道吗?好,今天老师就介绍一种特殊的修辞方法——叫作“互文”。这句的意思是:到各处集市备办鞍马等战具。这里,老师的“点”,肯定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认识,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而且能抓住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相时一“拨”,把学生引向学习“互文”这一修辞手法上来。突破了这个难点,学生就会很顺畅地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理解全文内容了。
所谓点睛,即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建构、对方法的归纳总结、对能力的重点训练、对情感的有效激发,这是一堂课的精华部分,是一堂课的高潮,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,而且应力求产生思维碰撞。点睛一般出现在由“面”到“体”的关键处。
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课朱自清的《春》中的“春花”一段时,学生朗读后,教师请学生进行赏析,一般而言,学生的发言都是针对某某句子的赏析,很难从整体上分析、归纳景物描写的方法和特点,教师便出示“景物描写四法”——“五觉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口)法”、分解法、烘托法、组合法,简要讲解后,再请学生从整体上分析,学生便很容易结合这一段文字,学会景物描写的赏析和写作。
由独立的“点”到完整的“体”,并不是简单的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,也不只是简单的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。要使课堂有厚度,要让学生有所“得”,教师必须在点火、点拨、点睛上下功夫。
那么,一节课下来,教师如何知道学生是否“得”了?
在中国传统医学诊断上有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法,教师在诊断学生所“得”时,不妨运用此法。
望即观察,教师要自始至终注意观察全体学生的一举一动,观察他们的参与度与专注度,如果同学们在由点到体的学习、交流的过程中“两度”较高,则他们在课堂上一定有所“得”。
闻即听,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,听同学们对知识的描述、对过程的体验、对规律的总结、对方法的归纳,如果同学们能做到对点、线、面等知识、过程表述准确,能对方法、规律总结得当,则他们也一定有所得了。
问即追问,教师要抓住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进行追问,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,并通过学生的反应判断学生是否有得。
切即测量。如果课堂时间允许,教师可以设计比较综合的测试卷,对学生进行测试,并根据答题情况,评判学生是否有得。
当然,一堂课的点、线、面、体并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相互关联、融为一体的,是知识、能力、方法、情感的统一体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确定“得”的重点,但学生的收获,并不一定仅仅局限在这一个点上,而应该以这一点为基础,覆盖由点到体的全过程。